"好孩子的好都是相似的,而熊孩子則各有各的熊法"。
有的孩子,從小就口無遮攔,"出口成臟",甚至對父母出言不遜,令父母頭疼不已。
面對頑劣成性的"小壞蛋",大部分家長選擇了"棍棒式教育",試圖以暴力讓孩子"改邪歸正",可效果並不好,孩子仍舊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的學會了更多辱罵性的詞語,讓家長無可奈何。
那麼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打罵真的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嗎?
最近,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向我訴苦,說自己家的小孩喜歡說髒話,怎麼管教都改正不過來,甚至開始罵起了自己。
不過當我聽完他們的描述之後,卻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喬喬媽媽說,自己家孩子3歲了,一直都很乖巧懂事,可最近不知怎麼的口裡總是冒出"你X的""臭X子"等污言穢語,可把她嚇得不輕,然而自己一制止孩子,孩子就大哭大鬧,搞得她非常無奈。
小輝爸爸說,自家小輝今年剛上幼兒園大班,沒過多久就變得兇巴巴的,對誰都扭著臉,有次在公交車上朝著自己大罵髒話,讓自己在全車人面前下不來台,回家後自己狠狠教訓了小輝一頓。可這卻讓小輝和自己更疏遠了,連話也不說,現在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父子關係了。
我聽後,啞然失笑。
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會說髒話。孩子學壞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父母的影響十分重要,面對說髒話的孩子,父母的態度尤其重要,如果父母處理不好,到時可就追悔莫及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清楚孩子說髒話的原因,避免有"髒話綜合征"。
孩子好好地,怎麼突然就說起髒話了呢?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家寶寶一直很乖巧懂事,怎麼突然就說開髒話了呢?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寶寶說髒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點原因: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說髒話其實,寶寶還是那個乖巧懂事的寶寶,而髒話,只是過早闖入寶寶語言系統的"不速之客"而已,在小孩子看來,"你X的"與"爸爸媽媽"並沒什麼區別。
資深心理諮詢師王宏燕老師認為,寶寶在學語言的最初階段,通常是靠模仿的。而髒話,則是一種低層次的語言,它沒有語法、不需修辭,隨口而出,而且可以涵蓋多種意義,模仿難度極低。再加上,髒話會有效調動周圍人群的情緒,寶寶通常都會有一種想要得到別人關注的心理,而說髒話則可以讓他們很容易達成這個目的。簡言之,寶寶說髒話,其實是跟父母學習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存留在了孩子的眼中,寶寶的行為舉止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行為的寫照。所以,困惑自家寶貝"出口成臟"的家長們,或許該回過頭來看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在孩子面前展露出自己最不好的那一面,畢竟,無法管教好自己的人,怎麼能夠管教好別人呢?外界環境的影響中華育嬰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明教授認為外界環境的影響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的語言的、自理的、社會交往的、情緒情感的、人格個性的發育是不成熟的,家長需要對孩子做出一種引導。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所有的主觀因素,就是客觀因素,客觀因素環境中,離不開家長。當孩子長大了,開始進入幼兒園、學校後,十分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孩子一旦進入群體環境,就會想辦法融入這個群體,那麼,如果群體中有較為強勢的說髒話成員(也就是俗稱的"孩子王"),孩子的偶像崇拜和群體融入心理就會促使他學會說髒話,並且性格上都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要及時作出正確的引導,糾正孩子的錯誤,避免孩子走上歧途。說髒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嗎?許多家長面對自己"出口成臟"的孩子,用盡了一切辦法,可還是沒能讓孩子改掉愛說髒話的毛病,使得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甚至有了"孩子毀了"的想法。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孩子說髒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家長來說,自然是希望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髒話、充滿溫馨的環境之中。
可是對於心理學家、語言學家來說,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擁有咒罵與侮辱的辭彙,髒話,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歷史之中。
"咒罵是人類的原始本能,這種本能早就被固定在人腦的神經結構當中。人類總是會使用一些不幹凈的辭彙。"美國馬薩諸塞自由藝術學院的心理學家和髒話專家迪蒙瑟·傑說到。
很顯然,小孩子在說髒話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完全理解不了髒話的真正含義的。
迪蒙瑟·傑說:"小孩子可以把這個學習的過程看作一個經典的訓練。"刺激可以和獎勵聯繫起來。小孩子通過父母憤怒的反應很快就學會,如果他們說髒話,就好像嘴裡含著一門兵器,他們可以用這個兵器引起父母的絕對注意。
偶爾的"口吐芬芳",可以適當緩解壓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幫助孩子培養樂觀的心態。
當然了,"說髒話"和"愛說髒話"可是兩碼事。
如果孩子愛說髒話,"出口成臟"變為了習慣,那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神經學專家指出:習慣了說髒話的孩子,左腦的發育可能遲緩,影響他的智能成長。
並且,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孩子會把父母的評價轉化為對自己的認知。如果經常被家長的語言苛責,被罵髒話、粗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心理陰影,對自己不自信。
孩子會轉而將情緒發泄在說髒話上,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形成一種暴力、敏感、自卑的消極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父母的態度必須擺正面對說髒話的孩子,有的父母十分震驚,會立即施以嚴苛的懲罰(如語言苛責和暴力手段等),並嚴禁他再犯;有的父母則覺得無所謂,會對其放任不管,甚至將其當成一種取樂的方式。很明顯,這些措施都無法真正解決孩子說髒話的問題,那麼面對說髒話的孩子時,父母該採取怎樣的舉措呢?面對低齡的孩子,要溫柔的加以勸解與引導3、4歲的小孩正處於語言的學習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僅僅是初步接觸到了語言的力量,而對於語言的學習只是簡單地模仿。
3、4歲的小孩子說髒話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並且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在發現自家寶寶有說髒話的情況後,父母首先要自省有沒有經常在寶寶面前說髒話,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極力改正,對另一半也要嚴加監察,防止其做出出格的舉動;
當發現寶寶說了髒話後,不要顯得驚慌失措,也不要氣急敗壞的責罵,因為這正是孩子想看到的結果。要安靜的蹲下來,用溫柔緩和的語氣開導與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
"寶貝,你剛才說的話很不好,傷了我的心,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讓父母傷心的是壞孩子,你不想當壞孩子,對吧?"
"那麼,這句話是不能說的哦"
在開導與勸解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生氣",要知道,家長扮演的是"夥伴""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競爭者""敵人",更不能與孩子講大道理,因為成人的規則在孩子圈裡行不通。
面對較大年齡的孩子,要為他營造合適的成長環境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學,並出現說髒話的情況後,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夠明白髒話的含義了,那麼說髒話就一定是帶有目的性的。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人與事物,為他創造一個文明的成長環境;
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說粗口,應鄭重警告,並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環境,否則,孩子會在不斷的強化中形成習慣,到時就悔之晚矣了。適當的懲罰是有必要的,但同樣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如果一味的說教不通,那就要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來規定孩子不許說髒話。
比如如果說髒話就扣除孩子的零花錢、懲罰孩子回房間思過等,適當的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說髒話會傷害他人"以及"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心理學研究表面,表揚和批評都是一種強化,表揚是令人愉悅的正強化,批評是令人痛苦的負強化,這兩種強化都起到固定、加強行為的作用。
所以,當孩子表現良好或改正錯誤的時候,積極地對孩子進行表揚,同樣能讓孩子改掉說髒話的習慣,因為表揚也是一種足夠有力的語言。
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擺正態度,正視問題,並用合理、柔和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交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孩子沒有說髒話的情況,那麼父母也要未雨綢繆,及時與孩子探討這個問題,杜絕孩子"出口成臟"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與孩子"慪氣",始終與孩子平等、溫柔的交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多育兒方面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孩子喜歡說髒話,父母別大意,謹防「髒話綜合征「
"好孩子的好都是相似的,而熊孩子則各有各的熊法"。
有的孩子,從小就口無遮攔,"出口成臟",甚至對父母出言不遜,令父母頭疼不已。
面對頑劣成性的"小壞蛋",大部分家長選擇了"棍棒式教育",試圖以暴力讓孩子"改邪歸正",可效果並不好,孩子仍舊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的學會了更多辱罵性的詞語,讓家長無可奈何。
那麼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打罵真的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嗎?
最近,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向我訴苦,說自己家的小孩喜歡說髒話,怎麼管教都改正不過來,甚至開始罵起了自己。
不過當我聽完他們的描述之後,卻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喬喬媽媽說,自己家孩子3歲了,一直都很乖巧懂事,可最近不知怎麼的口裡總是冒出"你X的""臭X子"等污言穢語,可把她嚇得不輕,然而自己一制止孩子,孩子就大哭大鬧,搞得她非常無奈。
小輝爸爸說,自家小輝今年剛上幼兒園大班,沒過多久就變得兇巴巴的,對誰都扭著臉,有次在公交車上朝著自己大罵髒話,讓自己在全車人面前下不來台,回家後自己狠狠教訓了小輝一頓。可這卻讓小輝和自己更疏遠了,連話也不說,現在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父子關係了。
我聽後,啞然失笑。
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會說髒話。孩子學壞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父母的影響十分重要,面對說髒話的孩子,父母的態度尤其重要,如果父母處理不好,到時可就追悔莫及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清楚孩子說髒話的原因,避免有"髒話綜合征"。
孩子好好地,怎麼突然就說起髒話了呢?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家寶寶一直很乖巧懂事,怎麼突然就說開髒話了呢?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寶寶說髒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點原因:
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說髒話
其實,寶寶還是那個乖巧懂事的寶寶,而髒話,只是過早闖入寶寶語言系統的"不速之客"而已,在小孩子看來,"你X的"與"爸爸媽媽"並沒什麼區別。
資深心理諮詢師王宏燕老師認為,寶寶在學語言的最初階段,通常是靠模仿的。而髒話,則是一種低層次的語言,它沒有語法、不需修辭,隨口而出,而且可以涵蓋多種意義,模仿難度極低。再加上,髒話會有效調動周圍人群的情緒,寶寶通常都會有一種想要得到別人關注的心理,而說髒話則可以讓他們很容易達成這個目的。簡言之,寶寶說髒話,其實是跟父母學習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存留在了孩子的眼中,寶寶的行為舉止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行為的寫照。所以,困惑自家寶貝"出口成臟"的家長們,或許該回過頭來看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在孩子面前展露出自己最不好的那一面,畢竟,無法管教好自己的人,怎麼能夠管教好別人呢?
外界環境的影響
中華育嬰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明教授認為外界環境的影響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的語言的、自理的、社會交往的、情緒情感的、人格個性的發育是不成熟的,家長需要對孩子做出一種引導。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所有的主觀因素,就是客觀因素,客觀因素環境中,離不開家長。當孩子長大了,開始進入幼兒園、學校後,十分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孩子一旦進入群體環境,就會想辦法融入這個群體,那麼,如果群體中有較為強勢的說髒話成員(也就是俗稱的"孩子王"),孩子的偶像崇拜和群體融入心理就會促使他學會說髒話,並且性格上都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要及時作出正確的引導,糾正孩子的錯誤,避免孩子走上歧途。
說髒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嗎?
許多家長面對自己"出口成臟"的孩子,用盡了一切辦法,可還是沒能讓孩子改掉愛說髒話的毛病,使得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甚至有了"孩子毀了"的想法。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孩子說髒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家長來說,自然是希望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髒話、充滿溫馨的環境之中。
可是對於心理學家、語言學家來說,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擁有咒罵與侮辱的辭彙,髒話,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歷史之中。
"咒罵是人類的原始本能,這種本能早就被固定在人腦的神經結構當中。人類總是會使用一些不幹凈的辭彙。"美國馬薩諸塞自由藝術學院的心理學家和髒話專家迪蒙瑟·傑說到。
很顯然,小孩子在說髒話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完全理解不了髒話的真正含義的。
迪蒙瑟·傑說:"小孩子可以把這個學習的過程看作一個經典的訓練。"刺激可以和獎勵聯繫起來。小孩子通過父母憤怒的反應很快就學會,如果他們說髒話,就好像嘴裡含著一門兵器,他們可以用這個兵器引起父母的絕對注意。
偶爾的"口吐芬芳",可以適當緩解壓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幫助孩子培養樂觀的心態。
當然了,"說髒話"和"愛說髒話"可是兩碼事。
如果孩子愛說髒話,"出口成臟"變為了習慣,那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神經學專家指出:習慣了說髒話的孩子,左腦的發育可能遲緩,影響他的智能成長。
並且,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孩子會把父母的評價轉化為對自己的認知。如果經常被家長的語言苛責,被罵髒話、粗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心理陰影,對自己不自信。
孩子會轉而將情緒發泄在說髒話上,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形成一種暴力、敏感、自卑的消極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
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父母的態度必須擺正
面對說髒話的孩子,有的父母十分震驚,會立即施以嚴苛的懲罰(如語言苛責和暴力手段等),並嚴禁他再犯;有的父母則覺得無所謂,會對其放任不管,甚至將其當成一種取樂的方式。很明顯,這些措施都無法真正解決孩子說髒話的問題,那麼面對說髒話的孩子時,父母該採取怎樣的舉措呢?
面對低齡的孩子,要溫柔的加以勸解與引導
3、4歲的小孩正處於語言的學習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僅僅是初步接觸到了語言的力量,而對於語言的學習只是簡單地模仿。
3、4歲的小孩子說髒話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並且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在發現自家寶寶有說髒話的情況後,父母首先要自省有沒有經常在寶寶面前說髒話,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極力改正,對另一半也要嚴加監察,防止其做出出格的舉動;
當發現寶寶說了髒話後,不要顯得驚慌失措,也不要氣急敗壞的責罵,因為這正是孩子想看到的結果。要安靜的蹲下來,用溫柔緩和的語氣開導與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
"寶貝,你剛才說的話很不好,傷了我的心,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讓父母傷心的是壞孩子,你不想當壞孩子,對吧?"
"那麼,這句話是不能說的哦"
在開導與勸解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生氣",要知道,家長扮演的是"夥伴""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競爭者""敵人",更不能與孩子講大道理,因為成人的規則在孩子圈裡行不通。
面對較大年齡的孩子,要為他營造合適的成長環境
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學,並出現說髒話的情況後,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夠明白髒話的含義了,那麼說髒話就一定是帶有目的性的。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人與事物,為他創造一個文明的成長環境;
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說粗口,應鄭重警告,並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環境,否則,孩子會在不斷的強化中形成習慣,到時就悔之晚矣了。
適當的懲罰是有必要的,但同樣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如果一味的說教不通,那就要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來規定孩子不許說髒話。
比如如果說髒話就扣除孩子的零花錢、懲罰孩子回房間思過等,適當的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說髒話會傷害他人"以及"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心理學研究表面,表揚和批評都是一種強化,表揚是令人愉悅的正強化,批評是令人痛苦的負強化,這兩種強化都起到固定、加強行為的作用。
所以,當孩子表現良好或改正錯誤的時候,積極地對孩子進行表揚,同樣能讓孩子改掉說髒話的習慣,因為表揚也是一種足夠有力的語言。
面對"出口成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擺正態度,正視問題,並用合理、柔和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交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孩子沒有說髒話的情況,那麼父母也要未雨綢繆,及時與孩子探討這個問題,杜絕孩子"出口成臟"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與孩子"慪氣",始終與孩子平等、溫柔的交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多育兒方面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